2018年年中,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六稳”的工作方向,“稳”字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
毫不动摇地支持民企发展”、“研究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政策的预调微调等,都旨在稳定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
但总体来看,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7%,就业充分、物价稳定,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
展望2019年,注定不简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大,国内存在政策空间但掣肘也多,多项改革的推进路径和节奏也至关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采访了十三位首席经济学家们和经济学者,通过他们的分析,以此窥探2019年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走向。
多数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经济增速会小幅回落,增速在6%-6.5%之间。宏观政策方面,仍然会延续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2019年经济运行最大的不确定,集中在外需负面冲击,以及国内微观主体的活力和信心。加强政策储备稳内需,深化改革开放提振信心,显得至关重要。
稳信心不仅仅在于某些宏观指标的短期稳定、跟随市场情绪的定向帮扶,更在于市场主体对长期战略问题有清晰、明确和科学的尊龙新版手机app下载的解决方案,在于基础性问题上真正的改革,为未来提供可期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增速将小幅回落
2018年我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为“6.5%左右”,实现年初目标无虞。
部分首席经济学家预计2018年经济增长6.6%,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虽大,但前三季度6.7%的增速为全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19年经济增速回落,是普遍的预期。“2019年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消费增速也可能下滑,基建投资增速上升空间受限,预计经济增速还是趋于回落,2019年经济增长目标很可能在6.0%-6.5%,下调幅度可能需要参考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新时代证券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增速出现下行,为自然发展规律。国内有学者测算,随着我国人口和制度红利的减弱、资源约束的增强等,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速,即潜在增速就是6%左右。
在具体回调幅度上,首席经济学家给出的区间范围是0.1-0.5个百分点,即2019年经济实际增长6%-6.5%不等。
“预计2019年‘去杠杆’和 ‘稳增长’的天平会向‘稳增长’倾斜,‘扩内需’政策将会有落实。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gdp增速接近6.5%左右,1-4季度gdp增速分别是6.3%、6.4%、6.4%、6.5%,全年经济增长平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
也有相对悲观的预期。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受房地产降温、抢出口效应结束、信贷周期下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2019年增长6.0%。
“如果美国对所有中国出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悲观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预计在5.5%左右”,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指出。根据祝宝良的测算,另外两种相对乐观的情形,包括 贸易摩擦维持目前乐观情况、美国在2019年初对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关税从10%提高到25%,我国2019年经济增长预计分别为6.3%、6%左右。
更多预测集中在6%-6.5%之间。我国开启的政策边际放松,以及2019年扩内需政策的出台,实际增速有望高于预期。
需求端走弱
经济增速回落的背后,是三大需求的放缓。
“外需的下降对2019年的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从11月份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出口增速陡然降到5%,我估计明年出口增速也是在个位数”,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
2018年 互相加征关税,直到11月份才反映到我国出口数据上来,前10个月我国出口还处于两位数较高增长,但11月份下降至个位数,这背后是 微观企业主体跟关税政策落地赛跑,“抢出口”意味着需求的提前释放。
除了 贸易摩擦的问题,发达经济体需求走弱也是重要原因。世界银行预计2019年经济增速比2018年低,世界贸易增速也会回调。
诸建芳指出,受限于利率上行对居民净资产结构以及企业盈利和信贷质量的负面影响,2019年美国经济可能放缓。尽管欧元区信贷环境支撑消费和投资增速保持高位,但相对于今年仍然偏弱。日本经济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及工资薪资增速的回升预期内需将继续维持。综合来看,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步入后周期阶段,预期将会拖累出口增长。
消费作为慢变量,2019年可能延续回落的态势,但由于个税减税政策的推出,对消费有一定支撑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9年消费会稳中略缓,预计消费增长9%左右,略低于今年。近两年房地产政策收紧影响住房消费增长,汽车保有量增加及政策效应递减影响汽车类消费,高房价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但2019年政策重点是促进消费增长。
诸建芳则认为,2019年消费有望止跌转稳,增速可能反弹至9.5%。对于“稳消费”,除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外,不排除将出台一些消费刺激政策,主要体现在耐用消费品领域。
在投资的判断上,各方分歧较大。首先在于基建投资,稳投资政策能支撑起多大的增速,还要打问号。今年7月后,稳投资的政策陆续推出,但直到10月份基建投资才止跌回稳。今年地方债防风险,加大了对违规举债项目的清理力度,地方政府走偏的政绩观需要调整,加之资管新规的落地掐断了融资平台部分资金来源,这些都造成了基建投资增速的加速下行。
“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基建投资增速能否回升,起到稳增长作用。2019年制约基建投资的因素可能依旧是资金来源和地方积极性两方面。”潘向东认为。
今年房地产投资超预期,增速始终稳定在9%左右,成为支撑投资的重要力量。但2019年对房地产投资走势的判断分歧较大,有分析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在7%以上,有认为在5%以下。房地产的从严调控未放松,房企融资在收紧、部分城市房价在回调;与此同时,去库存的工作也在推进,随着库存去化,房企近两年拿地较多,新开工项目热情仍在——两方面因素角力,来年房地产投资稳在什么位置还有待观察。
今年制造业投资超出外界预期,呈现连续回升的态势,前10月份保持着9%的增速。“目前工业品的整体价格仍然在上涨,产能扩张并没有出现过热的局面,工业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在76-77%左右,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采矿业、制造业投资增速仍会维持较高的水平,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在8%左右”,诸建芳指出。
也有不同的看法。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今年制造业投资回升,因为企业利润增速较快,加之环保类设备更新需求较旺,随着工业品价格的回落、企业利润增速的回落、出口影响企业生产等,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大可能会回落。
政策会有多积极?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普遍预计政策会更趋积极,宏观政策会延续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目前我国产出缺口由正转负,中国稳增长的力度需要加强,但当前较小的缺口意味着短期需求管理的力度不宜过大。底线管理核心在于保持就业稳定,就业未出现根本性变化之前,不宜对稳增长政策进行过度调整”,刘元春指出。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指出,2018年年初以来银行间利率水平中枢已持续下行,减税等措施也相继推出,财政政策将更趋积极,资管新规细则等在监管节奏和力度上都有所放缓,目前各方面政策大都已经出现边际放松迹象。在目前就业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全面刺激加码的时机未到。
已经出台的政策还有待时间发挥效应,但市场对执行政策的宽松度有不同的判断。光大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指出,2019年宏观政策会更加明显地转向稳增长,货币政策会延续现在中性偏宽松的基调。国泰君安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指出,2019年政策的定调上,财政方面可能仍然为“积极有效”,货币方面仍然是“稳健中性”,但实际上可能是双双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有分析指出,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明年二季度政策可能会继续加码。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就季度走势而言,这一轮减速可能主要集中在今年三季度至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由2018年上半年的6.8%降至4季度的6.4%,和2019年1季度的6.3%。此后,随着支持政策在明年2季度全面发力,经济增速有望企稳。
“6月份以来,中国的政策立场已由去杠杆转向防御性宽松。但这次宽松不同于以往,决策层仍以经济增长质量为重。这一次的政策主要将致力于提振私人部门信心,财政政策是挑大梁的,本轮货币政策宽松相对有限”,邢自强指出。
对于2019年可能出现的不确定,还需要额外的政策预案。祝宝良指出,要做好应对 经贸摩擦加剧带来经济增速下行、失业增加的财政政策预案。
连平指出,为应对经济增长进一步下行的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目标,宏观政策适时适度逆向调节可能性很大。预计2019年宏观政策将更有针对性,既会有一系列具体的短期政策,也会有相应的中长期应对举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三农”发展;通过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的部署,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用市场力量汇聚更多要素,提升创业创新效能,促进扩大就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会议决定,在今年已在全国对创投企业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实行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基础上,从明年1月1日起,对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取得的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或选择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企业所得,按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上述政策实施期限暂定5年。使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
会议指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要适应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一是提升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种采收水平。对开展深耕深松、机播机收等按规定给予补助。对购买国内外农机产品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抵押贷款,鼓励地方给予贴息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和技术。支持精量播种、高效施肥、精准施药、节水灌溉和大马力、高性能农机装备示范推广,研发推广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机装备和机械化技术。三是聚焦弱项短板加快农机装备创新和产业转型。鼓励大型企业向成套设备集成转变。抓紧解决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提高农机装备质量。探索“企业 合作社 基地”等研发生产新模式。四是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五是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农机专业户、合作社等,鼓励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建立机具共享的生产联合体。推进“互联网 农机作业”,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会议听取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汇报,审议通过了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和等级,鼓励更多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投身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成果,让科技更好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中国政府网